
从民营企业座谈会到全国两会,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时代强音,如春风化雨,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强劲动力。此外,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在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也迎来新机遇。近日,广东省珠海金路集团(以下简称“珠海金路集团”)董事长陈达优在接受新华网访谈时,就企业在智慧养老领域的创新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分享了他的见解和经验。
洞察行业趋势,抢抓智慧养老发展机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这一较高水平的老年人口基数,对传统养老模式目前存在的高投入、资源短缺、效率不足等情况提出了挑战,也为智慧养老等新兴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为养老相关企业给予指引。
陈达优指出,珠海金路集团正是洞察到了这一行业趋势,提前布局智慧养老领域,通过科技创新技术、结合社区现有资源,为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难题提供“珠海方案”。他表示,珠海金路集团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的理念,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集团旗下的珠海优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数科技”)自主研发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正计划在珠海的多个社区落地,不仅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养老服务,还成为了智慧养老领域的标杆品牌。
例如,集团推出的“智慧养老六件套”,包括防跌倒传感器、燃气漏关传感器、紧急呼叫系统、智能安防、智能门窗、离家未归传感器,都是基于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求而设计的。这些产品的运用,不仅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大大降低了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陈达优进一步分析道,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与支持,让其深感振奋,也倍感责任重大。特别是减税降费、融资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为民营企业注入了实实在在的“强心剂”。以智慧养老行业为例,国家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战略高度,并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银发经济。这让像珠海金路集团旗下的优数科技一样的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政策支持降低了技术研发成本,政企合作模式加速了智慧养老场景的落地。
“可以说,中央的扶持政策不仅让企业轻装上阵,更让我们看到‘科技向善’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如今,金路集团的信心源于三方面:一是国家战略与行业趋势的高度契合;二是政策红利转化为技术创新的底气;三是社会对高品质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未来,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推动智慧养老普惠化,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用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回应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机遇。”陈达优说。
技术创新驱动,推动智慧养老行业升级
在智慧养老领域,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珠海金路集团除了布局上面提到的以物联网、AI算法和大数据为依托的“智慧养老六件套”的技术突破外,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的创新:即模式创新——先依托自身服务的社区资源上的优势,打通社区与各专业服务机构链接,再向外拓展如:医院、家政、消防、公安,降低投入及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让广大居民真正享受到优质高效养老和居住服务;服务升级——通过深度调研老年人需求,拟推出方言交互对话、老年情绪价值场景和无感化操作等功能,让技术有温度、服务更贴心。
陈达优表示,未来,集团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以技术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珠海方案”,向全国推广,让中国每一位老人都能享有尊严、过上安全的幸福晚年。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陈达优详细介绍了优数科技将从三个通过科技创新与模式变革,重塑产业动能。一是技术深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物联网、AI和大数据融合创新,持续迭代智慧养老系统。例如,我们正研发“健康预测模型”,通过体征数据预判慢性病风险,提前干预;第二,生态协同——联合政府、医疗、各专业服务机构和社区,打通“技术研发-场景落地-服务闭环”。例如,与三甲医院共建“医养数据平台”“专家问诊”,实现远程诊疗一键响应;第三,人才驱动——设立专项创新基金,吸引复合型科技人才,同时与高校合作培养“养老+科技”跨界团队,夯实长期竞争力。
此外,集团2025年的战略规划将聚焦在三个层面:一是以“社区智慧养老六件套”为核心,加速AI健康预测、智能机器人护理等前沿技术研发,力争未来两年内将服务响应效率再提升30%,覆盖全国超200个社区;二是聚焦普惠落地——通过“轻资产+科技赋能”模式,联合政府、物业和医疗及专业服务机构,将智慧养老成本降低,让更多中小城市和普通家庭享受高品质服务;三是聚焦生态共建——发起“银发经济创新联盟”,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通“研-产-服”全链条,助力养老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