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美国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的纪实著作《红星照耀中国》问世85周年。沧海桑田,斯诺当年在陕甘宁苏区看见并记录的红星,如今在中国、在世界依然烁烁闪亮,而且愈加璀璨夺目。
1936年6月,在宋庆龄女士的安排下,斯诺从北京东城盔甲厂胡同13号的家中出发,乘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踏上了他的历史性旅程,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旅程。
他以美国《每日先驱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怀着一颗探明事情真相的心,和“拿一个外国人脑袋去冒一下险”的决心,一路西行来到陕北,成为第一个采访陕甘宁苏区的西方记者。
“那是六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绿装,无数的杨柳和巍峨的松柏把紫禁城变成了一个迷人的奇境;在许多清幽的花园里,人们很难相信在金碧辉煌的宫殿的大屋顶外边,还有一个劳苦的、饥饿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国侵略的中国。”在《红色照耀中国》的“去西安的慢车”一节里,斯诺这样写道。
在陕北采访四个多月后,斯诺带着他日夜积累的16本笔记、24个胶卷返回北京家中。经过数月埋头整理和写作,《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原著于1937年10月由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1938年又以书名《西行漫记》出版了中译本。
作为一名诚实和正直的西方记者,斯诺用他的独到感受与生动描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主张和目标,以及当时鲜为人知的陕甘宁苏区军民的斗争经历和生活方式。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只有24毫米厚、30万余字的作品,至今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广泛影响。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发行量再次飙升,累计已超过1300万册。
在国内外一次次掀起的“红星热”,彰显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历久弥新的红色魅力。
“我只是个记录员而已”
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出生于1905年,1928年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中国担任美国新闻机构的驻华记者,直到1941年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三次回到中国访问。斯诺对中国、中国人民、中国革命有着深厚感情。无论后来回到美国,还是移居瑞士,他的心中总是牵挂着中国。
在采写《红星照耀中国》之前,斯诺花费大量心血,编译出版了英文版《活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和《鲁迅评传》等作品,向西方读者介绍一个他感受到的真实的中国。
1933年2月的一天,在青年作家姚克的陪同下,斯诺与鲁迅进行了一次会晤,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这次会面后,斯诺对鲁迅更加钦佩和崇拜,他说鲁迅是一个精神上的巨人,“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
鲁迅对这位年轻的美国记者也颇有好感,他在给一个友人的书信中说:“S君是明白的,有几个外国人之爱中国,远胜于有些同胞自己。”信中的S君指的就是斯诺。
在陕甘宁苏区一百多天的采访中,所见到和听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在斯诺的脑海里留下生动印记,成为他的西行漫记的鲜活素材。
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脚印认为,“斯诺是一位非常会讲故事的作家,他对叙事节奏的掌控,对人物性格的观察和判断,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和把握,以及他本人的幽默感,都让这本书有着非常高的可读性”。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1936年,在前往陕北安塞的途中,路过一个叫百家坪的地方。此时,刚摆脱土匪追逐的斯诺,惊魂未定,口渴难耐。休息时,见有两个小孩站在身边,他便招呼其中一个说:“喂,给我们拿点冷水来。”可那个孩子没有理会他。几分钟后,他又招呼另外一个孩子,结果是一样的。
同行的李克农见状,便扯了扯斯诺的袖子,笑着提醒说:“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自愿到这里来帮忙。他们不是佣仆。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正好这个时候,冷水送来了。
“谢谢你??同志!”斯诺道歉说。
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方地看着斯诺。“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
这件事情,让斯诺很是感慨:“这些孩子真了不起。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可是,这第一次遭遇不过是少年先锋队以后要使我感到意外的一系列事情的开端而已,因为我深入苏区以后,我就会在这些脸颊红彤彤的‘红小鬼’??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而且忠心耿耿??的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这个情节,虽然一笔带过,我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看出来斯诺的真诚和机敏。刚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斯诺很快就找到了消除戒备融入环境、同受访者拉近距离的办法,同时红色中国也向斯诺敞开了心扉,这样坦诚、融洽的交流最后成就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经典。”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王蔚说。
1939年9月,斯诺重返陕北,来到延安。毛泽东邀请斯诺出席党政军干部大会,并向大家介绍说:“这就是‘真实地报道了我们’的那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先生。”每当人们对《红星照耀中国》交口称赞时,他总是诚恳地说:“你们才是这本书的真正作者,你们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我只是个记录员而已。”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序言中,斯诺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