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史金波与西夏学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老李 | 发布时间: 2023-07-09 12:46:00 | 408 次浏览 | 分享到:

005056a86cb02410875649.jpg

以党项族为主体民族的西夏(1038年?1227年),前期与北宋、辽朝对峙,后期与南宋、金朝鼎足,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王朝。由于历史记载缺乏,西夏的很多社会历史不为人所知,一度被称为“神秘的西夏”。

20世纪初,大量西夏文文献在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被发现,西夏学研究从此开启。史金波先生从1962年开始研习西夏文史,至今已整整60年。

陈寅恪先生认为“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史金波先生正是在一代学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使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引领了一个时代的中国西夏学研究。

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无论翻译文献还是做研究,史先生从不走捷径,从不捡容易出成果的题目做,他总是选择那些最重要、学术界最需要的题目,抓住要害,啃硬骨头。

要读懂西夏文献,先得认识西夏文。明清以后,随着党项族的消失,记录党项语言的西夏文成为无人使用、无人可识的“死文字”。西夏文韵书《文海》对所收每一个西夏字的形、音、义都有详备注释,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有特殊价值。同时,《文海》对字义的解释涉及西夏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是西夏社会历史研究的基础性资料。

1969年,苏联学者翻译出版了俄译本《文海》,但这个译本存在诸多不妥之处。1975年,史先生在中科院图书馆看到俄译本《文海》,随即利用此书所附的影印西夏文刻本《文海》开始重新释读这部韵书。那时,学界能释读的西夏字只有2000个左右,史先生起初的翻译工作非常艰难。经过几年摸索,他独自完成了译文初稿。后来,白滨、黄振华两位先生加入翻译工作。他们将译稿油印了30份,按条裁剪,作成数万张卡片,以字系条,分字排列,编制出了索引,再通过这个索引,查到每一西夏字在《文海》中出现的次数,由此推定每个字的字形和字义。经过不断校对、修改,1983年,《文海研究》出版。该书的出版大大提高了西夏文字释读率,确定了5000个西夏文的字音、字义,对西夏文献的解读起到关键推动作用,成为西夏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研究西夏文字的构造规律是西夏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没有见到《文海》以前,包括史先生本人在内的很多研究者,主要从“偏旁”入手分析西夏字,然而这种方法无法反映西夏文字构造的本质。译释《文海》,使得史先生对西夏文字的结构有了全新认识。他对《文海》数千个西夏字进行分析,归纳出60多种西夏文字构成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西夏文字的构造基本为“合成法”,并拟建出西夏文字构造体系。这一新的西夏文字构造体系,使西夏文字构造得到合理诠释,在国内外西夏文字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夏文是死文字,没有活的语言材料,即使我们知道每个西夏字的意思,如果不懂得西夏语语法的话,仍然不能翻译出清晰的句子。掌握西夏语语法就成了翻译西夏文文献,尤其是翻译没有汉文可供对照的西夏文文献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比如,西夏语中有多个存在动词,在阅读西夏文文献时,如果对这些存在动词的类别和用法没有足够的认识,则很难准确翻译原文。史先生在研究中发现,在西夏语中,不同的事物、现象,不同形式的存在,分别用不同的存在动词表示,其间有比较严格的界限。他于1983年发表《西夏语的存在动词》,首次系统论述了西夏语存在动词的类别、用法和特点,使这一过去看起来杂乱无章、难以理解的语法现象得到合理解释。

西夏法典《天盛律令》内容涉及西夏社会各个方面,是研究西夏社会历史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目前所见翻译难度最大的西夏文世俗文献。1987年至1989年,苏联西夏学家克恰诺夫将《天盛律令》翻译为俄语,出版了《天盛改旧新定律令(1149?1169)》,同时刊布《天盛律令》原件照片。史先生组织团队重新释读原书。他们经过5年集中攻关,反复推敲,至1994年,史金波、聂鸿音、白滨将全部西夏文原件汉译,出版了《西夏天盛律令》,2000年又出版了修订译注本《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该译本是西夏文文献汉译的代表作,全面揭开了西夏社会面貌,使西夏的法律、制度、职官、经济、军事、文化、民俗、宗教等面貌呈现于世,为揭开神秘西夏的面纱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该译本存在一些错漏和未解决的问题,但译文的大部分内容、诸多方面至今仍难以逾越,有力推动了西夏研究。在翻译文献的同时,史先生还利用《天盛律令》里的材料,首次对西夏的职官制度作了较系统论述。

西夏文草书是西夏研究的难点,也是学术制高点。1908年、1909年,俄国人科兹洛夫率领考察队在黑水城遗址发现的大批西夏文献,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史先生曾数次赴俄罗斯整理西夏文献,在未整理、登录的110盒俄藏西夏文献中意外发现一批西夏文社会文书。这1500件社会文书,包括户籍、账册、契约、军籍、军抄帐、告牒、书信等,多由西夏文草书写成,释读十分困难。经过近20年努力,史先生初步破译了西夏文草书,整理了《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2至14册西夏文社会文书目录,出版了《西夏社会》《西夏经济文书研究》《西夏军事文书研究》等专著,为西夏社会、经济、军事状况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弥补了西夏缺乏正史《食货志》《兵志》之类的史料,催生了西夏社会文书学。西夏文书不仅对西夏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些文书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独特或稀见的珍品,为中国史学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