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发时代之先声
“我结婚的时候
是以医院为娘家送亲的
是我们的患者送我去婆家的”
北京金华骨专科医院
成立于1988年
最初是以金娜的家为接诊地点
金娜的父母都是医生
父母所在的医院要重修
需要暂停一年的门诊
那时候金娜的父母就想
趁年轻,多做点事
于是他们便用自己的家
开了一家小诊所
来服务周边的街里街坊
扎根社区
扎根在老百姓当中
8岁开始
金娜的生活
就和诊所连在了一起
吃在诊所,住在诊所
每天晚上睡在治疗床上
有时候
一睁眼看到的都是解剖图
经常把自己吓一跳
但渐渐就习惯了
有时候晚上9、10点钟
还会有患者哄着她睡觉
金娜的童年
是和诊所一起成长的
大学毕业后
金娜的母亲去世
原本两个人撑着的医院
只剩下了金娜的父亲
彼时
正在实习的她
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
选择回归
和父亲一起经营这家
凝聚了父母心血的医院
刚进入医院时
金娜和父亲的管理理念
并不一样
父亲认为患者就是家人
如何对待家人
就如何对待患者
金娜则并不完全认同
后来
随着接触的患者越来越多
收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感谢
金娜也理解了父亲的话
“行医就是治病救人
这是永远的宗旨”
传承于父亲的医者仁心
在医院管理经营过程中
金娜大胆创新
看到那些
本该享受退休生活的人
被颈椎、腰椎病折磨
金娜便带领团队成立了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为社区居民
提供免费的义诊、咨询服务
宣传骨关节病的保健知识
每月定期
为街道敬老院的老年人
开展医疗志愿服务
金娜说
“我们不仅要治病
还要把健康理念宣传出去
真正惠及每一位社区居民”
探寻潮阳剪刀下的文化密码
“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 工业智能体专业赛在北京启动
清华大学汤珂:构建“可信数据空间”,破解工业数据安全与价值释放难题
从“秀场”到“工厂”,机器人工业应用加速
北京人艺重排反战主题话剧
更懂“人心”的智能机器人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见闻:千行百业激活“数智能量”
一个音乐IP,如何引爆一座城?
《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冲击800场演出 这些爆款舞剧凭什么一路长红
奇瑞汽车张国忠:全品牌矩阵彰显“智”造实力 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
当科幻片场景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探馆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
回望历史 正义必胜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
“夜游锦江”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
老服装厂蝶变:智能工厂如何实现“一人一版”全球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