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中国载人航天“大总师”走了,钱学森推荐了他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作者:中国新闻周刊 | 发布时间: 2024-07-17 09:50:22 | 168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很多航天人眼里,“王大总师”王永志就像一枚定海神针。

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着两名航天员成功升空,工程总指挥(均为上将)换了四任,下面七大系统“两总”(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王永志一直担任总设计师,坐镇在技术主帅之位。

王永志曾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中央军委授予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称号,称他为“国防科研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王永志一生视钱学森为恩师。正是钱学森发现了年轻的王永志在总体设计方面过人的才华,他说第二代战略导弹应由第二代人挂帅,推荐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后来又推荐他担任首任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后,王永志立即打电话给钱学森,向他汇报说:“您给我的任务,我完成了!”

2024年6月11日,王永志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

逆向思维

神舟飞船连续发射成功后,钱学森得意地对人说:“我推荐的总设计师不错吧?他年轻时就崭露头角,大胆地进行逆向思维,很懂得科学的辩证法,和别人不一样。”

让钱学森首次觉得王永志“不一样”,是在1964年,那时王永志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中尉。

王永志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5年被派往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学习。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签订后,他被指派改学火箭导弹设计,毕业论文就是《洲际导弹设计》。1961年他毕业回国,分配到国防部五院。

王永志留苏时,在冬宫前留影。本文图/受访者提供

五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是1956年成立的第一个导弹研制机构。但刚起步不久,苏联就中断了技术援助,撤走援华专家。五院精心挑选了一批青年作为技术苗子重点培养,共有72人,被戏称为“72贤人”,王永志也在其中。他被放到基层锻炼了两年,彼时刚回到一分院总体设计部,担任总体设计组组长。

王永志传记作者、《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总编辑姚昆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王永志专业知识扎实,学习和锻炼经历使他很早就具备了总体设计思想,这是他很年轻就从事总体设计的基本条件。

1964年,王永志随试验队来到甘肃酒泉,首次参加导弹发射任务。要发射的“东风二号”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首枚中近程导弹,1962年首次发射时遭遇失利,经过两年的改进,即将重新接受检验。

时为6月下旬,地处沙漠的发射基地气温超过40℃。推进剂开始加注后,在高温下体积膨胀,燃料贮箱内无法灌注进足够的燃料。弹道计算组报告:射程不够了,弹头无法飞抵弹着区。

空气顿时紧张起来。研讨会开了一个又一个,专家们不断提出解决方案,经过讨论又不断否定。

王永志也在苦苦思索。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他突然灵感闪现,拿起笔立刻开始计算起来。经过一夜的反复思考和计算,并经同事复算,在第二天的讨论会上,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一个很特别的解决办法:卸掉600公斤酒精。

推进剂包括氧化剂(液氧)和燃料(酒精),液氧是恒温的,酒精则遇热膨胀,高温造成两种成分密度的改变,推进剂配比随之改变。而最佳配比是在火箭飞行到预定速度时,燃料和氧化剂同时耗完,废重消除,射程最远。王永志方案的特点就在于反其道而行之:减少燃料以恢复最佳配比,推进剂虽然少了,但因废重消除火箭质量轻了,反而能达到预定射程。

然而在讨论会上,专家们对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解决办法反应冷淡。王永志实在不甘心,鼓起勇气敲开了发射现场最高技术决策人钱学森的门。

钱学森也正在冥思苦想。他边听边问,听完王永志的方案,眼里渐渐亮起一道光。他微笑着打量眼前这个年轻人,点头称“有道理”,又沉思了几分钟后,他兴奋地站起来走到王永志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说:“行,我看这个办法行。”

在新一轮的讨论会上,一言九鼎的钱学森最后拍板道:“就按王永志的建议办。”

6月29日7时,“东风二号”带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巨幅标语,腾空而起,顺利飞抵预定区域。戈壁滩上欢呼声雷动。王永志也由此崭露头角,被提升为总体设计室副主任。

1965年,中央批准了“八年四弹”(即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规划。1969年,北部边境形势骤然紧张,中央决定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洲际导弹研发。在“没有洲际导弹,毛主席睡不好觉”的指示激励下,洲际导弹研制进展迅速。

王永志从中程导弹研制队伍中被抽调出来,主持洲际导弹总体设计室工作,后来又被任命为副总设计师。

洲际导弹总装完成后要全弹试车,但是试车台只有一个,被另一型号导弹所占用。王永志急中生智,提出不试验全弹,只试验安装了多种精密仪器的二级导弹。这种做法没有先例,一些人认为太冒险,又是钱学森支持了他。

第一枚洲际导弹预定于1971年9月10日发射。就在前一天,一股强冷空气突然东移,气象部门预报发射当天将低云密布。推进剂加注停止了,有人主张推迟发射。王永志却认为,这枚导弹“已经老了”,再加上推进剂的腐蚀,如不发射极有可能报废,造成巨大浪费,而发射的话影响的只是光测数据,这可以用遥测来弥补,因此按时发射利大于弊。在座的钱学森等都同意他的意见。

王永志和夫人王丹阳(右一)看望钱学森和夫人蒋英。

试验结果,虽然射程有一定偏差,但验证了总体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七机部(在五院基础上改组成立)党组做出了“试验基本成功”的结论。这标志着中国洲际导弹的诞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