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时代之变迁  立时代之潮流  时代之先声 

为素不相识的女孩做“电子妈妈”

来源:澎湃新闻 | 作者:任雾 单畅 | 发布时间: 2024-09-12 16:39:59 | 94 次浏览 | 分享到:

  徐一言的想法略有不同。在和朋友聊起自己接受心理咨询的经历时,她发现许多男性也有情感诉求,但被来自社会的刻板印象和期待所压抑。面对互联网上的求助者,她不怎么在意性别因素。

  心理咨询的体验还促使着徐一言鼓励求助者们也尝试这样的办法。而对于不具备经济实力的求助者,她会提到免费的同类资源,比如热线电话和公益组织,或是刚入行的费用不高的咨询师。如果学校提供,青少年还可以求助校内的社工或相关咨询中心。

  也有其他“互联网妈妈”会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提及专业治疗,再通过回帖为考虑这样求助的“孩子”提供指导。

  一位“妈妈”与帖主分享在精神科挂号的注意事项。

  在徐一言眼里,除了极端的情况,许多亲子间的矛盾都是共性的问题,是上一代人经历了创伤后,未经反思地将一些有意无意的伤害带给下一代。许多应当被表达和传递的爱也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被压在个体心底。

  “现在的年轻人比我当时能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多很多了。”她说,“懂得求助的人也是很聪明,很勇敢的。”

  在以小组或话题为桥梁的“互联网母女(子)”中,少有作为轴心的存在,网友们萍水相逢,互相疗愈。魏茜、徐一言和张梓昕都默契地提到,即便对方展现了充足的信任,她们也会避免在帮助中谈及隐私,时刻注意着自己只是“在这时假装妈妈”,来防止求助者们陷入过于依赖“互联网妈妈”的又一个漩涡。

  “萍水相逢”式互助的背后,是豆瓣、小红书、微博等平台的“社群”特征。社群里基本是互联网“妈妈”,而非“爸爸”,网友常在其中谈及性别歧视、婚育、家庭中的父权等话题。

  以短视频平台为首的其他互联网角落,有与之不同的“电子父母”模式——有的博主会科普年轻人不熟悉的生活技巧,也有本就是家长的夫妻博主展示家中的相处细节,在这类展现父母职责与亲情的视频下,许多观众会自发地称发布者为自己的“爸妈”。一位“电子爸爸”博主“冬哥”还为“儿子”“女儿”们建立了粉丝群,在群里关注“儿子”“女儿”的生活日常。

  “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妈妈”或许对“用爱发电”的要求更高。作为活跃的小组成员,魏茜还常在私信收到更多倾诉,需要她一次次共情,又一次次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一天夜里,一位“女儿”请求魏茜与自己电话聊聊。此前,她正安抚这位在哭泣的“女儿”的情绪,建议“我们去洗把脸”。电话从晚上十点多持续到第二天。挂断后,魏茜评价这次帮助为有些“失败”:“不同的人,原生家庭都不一样,我没有办法体会到。”

  但这样的低落不会困扰魏茜太久。她说自己会保证在状态良好的时候才扮演妈妈,否则带着负面情绪,也是对求助者的不负责任。

  许多互联网妈妈在“担任”时常收到求助与感谢,但网络世界中,也存在着对此恶意的揣测和攻击。一位“妈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她在设立账号前就受到了骚扰,但看着许多未成年人被困于问题严重的原生家庭,她还是决定在网上最大程度地给他们以精神支持。

  一位“互联网妈妈”曾收到的评论。

  她今年二十几岁。读书期间,她身边有不少患有抑郁症的同学,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也有的因为躯体化和药物作用,身体和精神都一直不好。初中时,她的同桌在和父母吵架后跳楼。在高中,她自己在学业的高压下确诊了抑郁症与焦虑症,几年后才慢慢康复。

  作为曾经的亲历者,在浏览“孩子们”的求助时她能发现,很多青少年即使有自救和重返正常生活的念头,家庭在经济或想法上也没能予以支持。她坦言,“我不确定可以坚持多久,但我会尽自己所能地陪伴这些找到我的求助者们,直到他们不再需要我。”

   相关新闻